田心铭:谈谈我对怎样上好思政课的认识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的主要部分以《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为题刊发在《求是》杂志上。3年来,广大思政课教师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思政课教育教学实践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值此座谈会召开及重要讲话发表三周年之际,我刊开辟专栏刊登专家约稿,进一步解读重要讲话精神,以期与广大思政课教师共同继续学习贯彻好重要讲话精神,推进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的“八个相统一”系统阐述了教学的经验,体现了教学的规律。《讲话》强调思政课教学要追问和讲好“为什么”,抓住了增强说服力、提高实效性的重点。思政课教学不能停留在讲“是什么”而不深究“为什么”。《讲话》提出的“六个要”全面回答了思政课教师应该具备什么综合素质的问题。教师提高综合素质的关键是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是思政课教师日常工作和终身成长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科研的方向和选题要同教学相一致,不能相脱离。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教学;“八个相统一”;科研
【作者简介】田心铭,原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后来以《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以下简称《讲话》)为题刊发在《求是》杂志上,每当读起《讲话》都倍感亲切。《讲话》对思政课建设的回顾、总结让我想起自己作为教师及研究者、教材编写者所经历的思政课教学和相关工作。《讲话》中说:“思政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为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提供了重要基础。”[1]我的感受是,这个《讲话》就是对长期以来思政课建设的规律和成功经验全面、系统的总结,是上好思政课的指南,我们应该放在手边,反复学习,经常对照。我在北京大学当过20多年思政课教师,后来因工作调动离开了专职教师岗位,但仍承担着与思政课建设相关的理论研究、教材编写和部分教学工作。值此座谈会召开三周年之际,应《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约稿,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学习《讲话》后对怎样上好思政课的认识。
一、坚持“八个相统一”回答了怎样上好思政课的问题
思政课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认识活动有其自身规律。要上好思政课,就要认识和运用好这些规律。《讲话》总结的思政课成功经验,就是正确认识和运用规律的经验。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写道:“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2](P128)从研究关系入手,是揭示和运用事物规律的有效途径。事物的关系,说到底是矛盾双方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毛泽东说:“所谓联系就是诸对立物间在时间和空间中互相联系”。[3](P326)事物都是由矛盾构成的。人认识事物,就是认识事物的矛盾和矛盾双方之间的关系。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种重大关系。他说:“这十种关系,都是矛盾。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我们的任务,是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4](P44)分析矛盾关系是我们党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习近平强调:“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从根本上说就是不断认识矛盾、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5](P127)习近平在《讲话》中阐述的坚持“八个相统一”,分析了构成思政课这一事物的各种矛盾,阐明了矛盾双方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了思政课教学的规律,为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矛盾、上好思政课提供了基本遵循。《讲话》提出和回答的正是我们期待得到解答的问题,读来让人眼前一亮。
“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正确认识和处理政治性和学理性的关系,是思政课教学坚持正确方向的首要问题。思政课同其他课程相比有其特殊性。《讲话》指出:“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1]这就指明了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基本任务。做好政治引导,就是要教育引导学生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上的,所以政治引导必须以透彻的学理分析为支撑,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离开学理分析只讲政治结论,或只做学术讨论而模糊了政治方向,这两种片面性在思政课教学中都存在。《讲话》指出不要把思政课讲成简单的政治宣传,同时强调不能用学理性弱化政治性,要求大中小学不同阶段的思政课都要体现政治引导功能,这就全面回答了如何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问题,为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
“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价值和知识的关系是贯穿思政课教学的又一个重要关系。《讲话》提出“知识是载体,价值是目的”,[1]指明了二者之间是“目的”和“载体”的关系,同时提出了“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1]的基本方法。价值观问题,就是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为什么人的问题。学校开设思政课的重要目的,是塑造学生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站稳人民立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所以思政课教学不能只强调知识性,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而应该让传授知识服务于价值观引导。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建立在科学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基础上的,离不开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没有知识做支撑,价值观教育就成了空洞说教。所以必须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防止偏离价值观引导和忽视知识性两种倾向。
“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思政课把政治引导、价值观引导作为基本功能,传导主流意识形态,是以建设性为其根本的。但是真理都是与错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坚持和传播真理,离不开对错误思想的批判。《讲话》强调:“思政课要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用好批判的武器,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旗帜鲜明进行剖析和批判。”[1]现阶段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同我们争夺阵地、争夺人心、争夺群众。国内一些错误思潮和观点不时出现。我们在意识形态斗争中必须增强主动性,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彻底的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虽然思政课正面讲授的思想观点已经蕴含着对错误思想的否定,但是在没有展开时,还不能被学生充分认识和理解。正面宣传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识别错误思想的武器,但不能代替对错误思想的剖析。通过对错误思想的批判,可以更深入地阐释真理,扩大真理的阵地,所以在教学中必须把建设性和批判性统一起来。
“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贯穿在人类全部实践—认识活动之中,也贯穿在思政课教学之中。坚持理论和实践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是上好思政课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又是实践的理论。《讲话》指出,思政课要用科学理论培养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清楚、讲透彻”;[1]同时又强调,“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1]人类社会是在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作用中前进的,这是人类实践—认识活动的规律。学生是在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作用中成长的,这是学生成长的规律。思政课教学只有联系现实社会生活,联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感受和遇到的问题,才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清楚、讲透彻。更重要的是,要教育、引导学生用科学理论指导自己的行动,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人生实际行动之中,在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中成长。
“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党和国家对思政课教学有统一要求,这是由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一部分的我国教育的性质和思政课的根本任务决定的。虽然各地区各学校各有其特殊性,各课堂的教师和学生千差万别,但是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方面,必须遵循党和国家的统一要求。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统一性的要求只有结合具体情况才能得到有效贯彻,所以统一性又必然体现为多样性。教材是教学之本。《讲话》着重论述了教材编写和使用中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关系。我国各级学校的思政课教材正在从多样走向统编。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克服妨碍统一的因素,又不能脱离具体实际使用统编教材。教材必须体现国家意志,教材的编写、审定、使用是国家事权,不能各行其是。但是教材给出的是基本结论和简要论述,只有结合不同类型的学生讲课,才能让学生爱听爱学、听懂学会。《讲话》明确指出:“要把统编教材作为依据,确保教学的规范性、科学性、权威性,同时也不能简单照本宣科。”[1]教学中要做创造性的工作,进行多样化探索,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教学目标。
“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复合体。教师的“教”是以教师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为目的的实践活动。学生的“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认识活动。分别地看,教师和学生各自作为教和学的主体都有其主体性。从整体上看,教师掌握着课堂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只有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又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将二者统一起来,才能上好思政课。《讲话》指出:“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1]引导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性作用,也是教师主导地位和作用的一种体现,是教师的职责所在。教师要了解学生,探求规律,在教学中要善于画龙点睛,总结提炼,尤其要教育引导学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开出书单,指出重点,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避免教条主义、本本主义。这样才能通过教师主导性的发挥达到与学生主体性的统一。
“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灌输论”是列宁批判自发论时提出的重要原则。科学社会主义不是依赖于工人运动的自发增长产生的,而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艰苦研究自觉创立的。“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6](P76)“灌输论”所回答的,是社会主义思想能不能自发产生、要不要灌输的问题;如何灌输、怎样才能灌输得好,是另一个问题。毛泽东总结我们党和红军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提出了“启发式(废止注入式)”的“教授法”,[7](P104)回答了如何灌输的问题。把“灌输论”混同于“注入式”,同启发式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搞填鸭式的“硬灌输”,或否定“灌输论”,都是不正确的。《讲话》阐述了列宁的“灌输论”,指出:“灌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方法。”[1]同时又指出:“要注重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1]这样就既回答了要不要灌输的问题,又阐明了如何通过启发式教育实现灌输,把灌输性和启发性统一起来了。
“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是思政课的任务,学校应该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形成合力。所以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都不可少,应该各得其所,相互配合,同向发力。《讲话》强调指出:“思政课要做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课程。”[1]思政课必须旗帜鲜明,有惊涛拍岸的声势,有振聋发聩的效果。不能把思政课变成隐性课程,融入其他人文素质课程之中。与此同时,又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取得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从而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统一。
我联系自己多年来经历的思政课教学和研究、实践探索和理论讨论反复研读《讲话》,深感坚持“八个相统一”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系统的总结、阐述。我们要经常读一读《讲话》,按照“八个相统一”的要求总结、反思我们的教学和科研,改进不足,深化认识,把握规律,扎实推进思政课建设。
二、要求讲好“为什么”,抓住了提升教学实效性的重点
思政课教学要追问和讲好“为什么”,这是《讲话》阐述的一个重要思想。提出和强调这个问题,抓住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重点。
《讲话》充分肯定思政课建设取得的成效,同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强调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讲话》指出,课堂教学效果还需要提升,要不断改善课堂教学状况,防止形式化、表面化。《讲话》批评了教学中“绕开问题讲、避开难点讲”[1]的现象。据我观察,停留在讲“是什么”而不深究“为什么”,导致表面化,说服力不强,是教学中带普遍性的问题。要增强说服力、提高实效性,就要追问和讲好 “为什么”。
马克思说:“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8](P11)《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彻底的理论。”[1]思政课所讲授的内容,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实践,是具有彻底性和说服力的。但是在教学中如何结合实际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和说服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讲话》中说:“思政课教师所讲的理论、观点、结论要经得起学生各种‘为什么’的追问,这样效果才能好”。[1]教师“要练就不怕问、怕不问、见问则喜的真本领,不能见学生提问就发怵。真理从来是在诘问和辩难中发展起来的,如果一问就问倒了,那就说明所讲的不是真理或者自己还没有掌握真理”。[1]这些论述切中要害。
研读这些论述,使我想起了在教学中经历的一些事情。20世纪80年代,我在北京大学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给物理系的学生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当时有不少思维敏捷、深思好学的学生,经常在课上课下穷根究底地追问、探讨一些哲学问题。如有学生提出,哲学是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哲学的结论具有无限性,是无法证明的,只能是一种假设。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是“世界是物质的世界”,它的各条原理和整个体系都是以此为出发点的。但是这条“第一原理”是无法证明的。如果以“世界是我的感觉”或“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世界”为第一原理,由此出发做合乎逻辑的推导,也可以构建起自圆其说的哲学体系。所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不同的信仰,并无高低、对错之分。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在这二者中自由选择。[9](P233)这些追问对我触动很大,推动着我认真思考和研究。我想,能不能回答这样的问题,关系到学生能不能接受和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仅仅讲清楚“世界是物质的世界”这一原理的含义是不够的,还必须提出和回答它能不能证明、如何证明、是否已经得到了证明等问题。在后来的教学中,我主动提出了“对无限世界的科学认识是可能的吗”“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有无是非曲直之分”“世界物质性的原理能够证明吗”等触及世界观的根本问题,通过讲解有限和无限的关系、人类如何从有限中认识无限、世界物质性原理的最终依据是社会实践而不是逻辑推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个体系已经为世界物质性原理提供了哲学论证等道理作出回答。与此相类似,我在教学中还提出和回答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是否过时了”“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否各执一端、各有其片面性”“人类社会有没有客观规律”等有关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辩证法、历史观的一系列根本问题。
学生提出种种问题,追问“为什么”,并不代表他们不相信马克思主义。从简单地接受到严肃地思考,再到坚定地相信,是青年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合乎规律的成长过程。如果没有经过“为什么”的思考,他们对这些观点的理解是肤浅的,接受是表面化的,很可能仅仅是当作一种知识背下来,也许可以考出好成绩,但实际上不过是“知道了”而已,并没有接受它们作为自己的世界观,更不能运用它们作为自己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提出这些带根本性问题的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形成的过程中,既可能通过深入思考理解和接受唯物论、辩证法,也可能受唯心论、形而上学影响而失去正确方向,或陷入迷茫。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追问并讲清“为什么”,不仅可以增强吸引力、说服力,而且能对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发挥重要作用。
要讲好“为什么”,就要研究“为什么”。不仅要研究各种理论观点和学生,提出的问题,还要研究讲清楚“为什么”需要从哪些方面努力。这样做可以提升自己教学的主动性、主导性,也能更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毛泽东说:“共产党员对任何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都要经过自己头脑的周密思考,想一想它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真有道理。”[10](P827)对一种思想观点追问“为什么”,就是追问它的根据,即“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真有道理”。合乎实际,就是与客观对象相符合,具有真理性。真有道理,就是同人类已经获得的科学真理的体系相统一而不相冲突,又符合人民根本利益。在思政课中讲清“为什么”,就是要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的各种观点和主张既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又是符合人民利益的。
学生追问世界物质性原理是不是无法证明的假设,从方法论层面看,实际上是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能不能证明、如何证明的问题。这里需要解开学生思想上的“扣子”,主要是能不能理解实践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实践标准与逻辑证明的关系等基本理论问题。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写道:“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8](P500)这里提出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标准的观点,为科学世界观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我们在思政课教学中回答各种追问奠定了基础。但是应该看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标准理论包含极为丰富、深刻的思想,只有全面、系统地弄懂了这些思想,才能运用它去回答各种追问。认为世界物质性原理是无法证明的假设,实际上是把逻辑证明当成了检验真理的标准,要求用逻辑推导证明它。逻辑证明对排除谬误、检验真理有重要作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包含着逻辑推理。但是逻辑证明的重要性并没有否定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唯一性。真理归根到底是由实践来证明的。逻辑证明有它的局限性。真理性的认识并非都可以由逻辑推导得出或证明。在一个科学理论体系中,总有一些初始命题是不能由逻辑推导得出和证明的,只能由实践来检验。欧几里得几何学是逻辑严密的体系,但是作为其逻辑起点的几个公设是无法用逻辑推理证明的。它们来自反复多次的实践而被确立为公设,是以实践的检验为依据的。人们在逻辑证明中使用的逻辑规则和方法,其自身是不能由逻辑推理证明的。列宁指出:“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2](P186)世界物质性原理不能用归纳法来证明,因为那意味着必须穷尽无限世界中的一切事物,这是不可能的;也不能用演绎法来证明,因为那意味着必须有一个普遍性更大的真判断作为推理前提,这样的前提是不存在的。这一原理的真理性“正是(而且只是)”由不断发展的实践来证明的。实践已经给出了证明,并且还在不断证明。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由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所证明的。”[11](P47)由科学史来证明,也就是由不断发展的实践来证明。毛泽东说:“辩证唯物论之所以为普遍真理,在于经过无论什么人的实践都不能逃出它的范围。”[12](P293)
在许多情况下,当人们提出的“为什么”得到回答之后,还可以继续追问,其自身的根据又是什么?这样的追问可以不断延伸。彻底的理论是经得住刨根问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是逻辑严密的科学体系。列宁说:“马克思的观点极其彻底而严整,这是马克思的对手也承认的”。[13](P7)“它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13](P67)这一科学体系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各种追问最终必然追溯到哲学世界观层面。各种“为什么”的追问,追到最后,就是要问其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人民利益。为什么思想必须符合实际?因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意识是由物质决定的。为什么我们一切行动必须符合人民利益?因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如果继续追问,为什么说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那么回答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的这些基本原理是由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来证明的,而且已经得到了证明。毛泽东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也不但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人科学地构成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所证实的时候。”[12](P292-293)马克思主义作为“极其彻底而严整”“完备而严密”的科学体系,它的根本原理和整个体系经受住了长期社会实践的检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又是人民的理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14](P329)在思政课教学中,面对一切刨根问底的追问,理论的彻底性归根到底就在于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想观点和实践主张都是符合实际的,又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实事求是,人民至上,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经地义,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天经地义。能讲清楚这样的道理,就不怕问、怕不问,就有说服力,就会见问则喜;讲不清这样的道理,就是自己还没有掌握真理,就没有说服力,见学生提问就会发怵。
三、提高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的关键是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是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实现教学中的“八个相统一”,回答学生“为什么”的追问,都要靠教师。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课题。《讲话》指出,思政课教学的特殊性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讲话》提出并阐述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六个方面的要求。这六个“要”是对多年来教师队伍建设经验的总结,全面地回答了思政课教师应该具备什么综合素质的问题,构成了考察和规范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的完整体系,也为教师个人的学习成长指明了方向。这里就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问题谈两点认识。
第一,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关键。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考察时强调,“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就是要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15]这一论断指明了高校马院的性质和办学原则。“姓马”“言马”一语中的,道出了马院承担的思政课的内容和特点。思政课教师教什么?就是教马克思主义,学生在思政课上学什么?就是学马克思主义,思政课讲授的所有内容,都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其方法,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方法论原则的。马克思主义是思政课教学的根本内容,又是根本方法;对于思政课教师的成长,是综合素质的基础。
《讲话》要求思政课教师“做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典范”。[1]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提升科学思维、开拓视野、加强自律、塑造人格,概言之,提升自身综合素质,都离不开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能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最终取决于能不能学习好、实践好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对如何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做了深入系统阐述。他指出:“首先要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5](P222)“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5](P223)“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5](P224)学习和运用,首先是学习。思政课应该是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教师只有通过学习正确理解并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对所学的内容高度认同,才能讲得有底气,讲深讲透,才能有效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是站在人民立场构建的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也只有站在人民立场,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才能懂得马克思主义,才能真信马克思主义。所以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是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问题。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思政课教师学习马克思主义,要落实到运用它指导教学实践,认识和解决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分析和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习近平指明了读书学习的基本途径。他强调:“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5](P334)“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强读强记,常学常新”。要“静下心来通读苦读”,“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16]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立者的经典原著,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原始出处、准确表达、基本载体。恩格斯区分了“原著”和“第二手的材料”,他在指导青年学习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通信中说:“我请您根据原著来研究这个理论,而不要根据第二手的材料来进行研究——这的确要容易得多。”[17](P593)学者们著述的第二手的材料可以作为学习、教学、研究的参考,但是不能作为主要的学习文本和解读的依据。第二手材料的作者不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原创者,他们的理解、阐释和探讨同经典作家相比不能不存在差距,难以达到同样的准确性、深刻性和丰富性,而且歧义纷呈,争议不断。所以通过“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来“悟马克思主义原理”才是最有效的办法。思政课教师要想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必须把通读苦读原著作为基本途径,不能企图走捷径,不能依赖容易得多的第二手材料。
习近平阐明了学习应该达到的要求。毛泽东于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领导干部要“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马克思列宁主义。[18](P650)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多次引用这段论述作为对党的领导干部的要求。思政课教师应该努力达到这样的要求。只有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练就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回答问题的看家本领,和学生一道讨论教学中随时可能遇到的问题,避免把教学内容当做空洞的条文照本宣科,避免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澄清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练就不怕问的真本领,并非是要求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能给出答案,而是要求正确引导探讨问题的方向和途径,与学生一道去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并非是它完成了对一切事物的认识,而是在于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第二,思政课教师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要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搞好教学,教书育人,是思政课教师最重要的本职工作,光荣而繁重。如何对待科研,如何处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是思政课教师日常工作和终身成长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引起许多教师烦恼、困惑的问题。重科研而轻教学,为了追求研究成果而降低对教学的要求,放松乃至耽误教学,是不可取的。把科研与教学对立起来,以为搞科研就会影响教学、专注于教学就不能去做科研,也是片面的。我的体会是,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关键在于研究的方向和选题要同教学相一致,不能相脱离。
习近平在同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时提出,理论研究要“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19]思政课教师的科研,不仅要来自中国实践、又回到中国实践中去,还应该从教学实践中来、到教学实践中去。如果把教学中要讲授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把思政课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把学生的思想发展、认知特点和规律,把学生提出的和可能提出的问题,简言之,把教学的内容、方法、规律和教学的对象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由此确立长期研究方向和具体研究选题,把科研过程同教学环节紧密结合,把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之中,丰富、深化教学的内容,同时接受教学实践的检验,那么,科研就不仅不会妨碍,而且可以有力促进教学。教学又可以为科研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和动力。这样,教学和科研就可以形成良性循环,相互促进,齐头发展,教师也可以在教学和科研中不断提高、成长。习近平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培养造就大批哲学家、社会科学家、文学艺术家等各方面人才。”[20]他强调:“要培养造就一批善于思考和研究中国问题的人才,立足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的社会变革和创新实践,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20]思政课教师也是国家要培养的宝贵人才。教师要在教学和科研的结合中,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同时,努力使自己成长为优秀的教育人才和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才。
我所承担的第一个研究课题,就是在完成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教学的同时,以自己的学生为对象的当代大学生哲学思潮研究(与另一位教师合作完成)。北京大学的学生思想活跃,具有代表性。这项课题把哲学研究同学生思想研究结合在一起,对1977年恢复高考到20世纪80年代末这十余年大学生的哲学思潮进行系统考察,一方面联系社会现实研讨学生最关心的哲学问题,一方面在社会实践和思想文化的背景下探讨大学生中各种哲学思潮的来龙去脉,以期达到对学生思想的全面了解和科学认识,为正在探求世界和人生真谛的青年学生提供有益启示。我曾经连续多年在每一轮上课第一次与学生见面时,就留下“我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之我见”等作业题目,请大家敞开心扉谈自己的想法,然后梳理和研究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和观点,在各相关部分的教学中回应学生关切。也曾经在每一轮教学中多次组织部分学生自愿参加的课外讨论,预先出题目,每次围绕一两个哲学问题共同探讨,再把讨论中的看法和成果带到大课堂上去讲解。也曾开展一些问卷调查,经过统计分析,从宏观上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潮流向。这项课题研究形成了一批论文和《当代大学生哲学思潮》一书。研究成果都回到了教学之中,发挥了作用。除这项课题外,我的其他多篇论文和后来完成的认识论专著《认识的反思》,也都同我所承担的教学工作直接相关。教学的需要推动我研究问题,研究所得又丰富、深化了教学内容,提升了教学效果。多年之后,每当我听到有些已经成长为党政领导干部和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院长的当年的学生谈起课堂上的学习给他们留下的印象和影响,真是感到欣慰。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研究生教学中,我提出了“有信仰、无私心、有本领”三条要求,与同学们共勉。有信仰,就是要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无私心,就是要坚定地与人民在一起,不谋私利。有本领,就是要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练就教学、科研的真本领。多年后的一个教师节,一位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担任党委书记的我当年的学生收到她自己毕业生的信,又转发给我看。学生称赞她真正做到了她所提出的“有信仰、无私心、有本领”,感谢她的教诲让自己终身受益。看到这样的信,我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和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的幸福。
注释:
[1] 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2] 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 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 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
[6] 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 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 田心铭,郭宝平.当代大学生哲学思潮[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
[10]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2]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3] 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5]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 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N].人民日报,2018-05-03(1).
[16] 习近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武装全党[J].求是,2021,(22).
[17]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5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9] 习近平.正确认识和把握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J].求是,2021,(2).
[20] 习近平.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J].求是,2021,(24).
责任编辑:陈绍辉
版式制作:陈镇鑫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由教育部主管,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思想政治工作司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本刊主要栏目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道德与法研究、形势与政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社会思潮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高职高专之窗、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性刊物
★全国高校思想理论教育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
★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全国百强社科期刊
★2021年荣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由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部、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指导,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核心期刊、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